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专题地图>专题要闻
分享

咚咚锵——咚咚锵——在广州的大街小巷,新年里最熟悉、最热闹的场景,莫过于“锣鼓一响,黄金万两”的醒狮。

昨日,农历大年初九,伴随着喜庆的锣鼓声,广州市非遗保护中心的“依时而作——2019‘非遗课来了’活动”的首场课程,在黄埔区小坑村原汁原味的广式醒狮迎新年活动中开启!市非遗中心全新打造的2019“非遗课来了”系列公益课程正式启动,贯穿全年“广味”十足的非遗之旅已经上线,36道风格各异的非遗“大餐”等你来品尝!

最地道的广式醒狮贺岁,可不止舞狮这么简单,拜祠堂、庆新春表演、群狮闹元宵、狮队走访兄弟村……一个都不能少。昨日下午,不少广州市民家庭和小坑村村民观摩了完整的春节期间醒狮走访兄弟村的民俗流程。

从小坑村弘毅醒狮队、元贝村醒狮队、荔红社区醒狮队3支队伍会狮开始,醒狮队伍先后进行了拜村口社公、拜祠堂和采青表演活动。

活动结束后,广东醒狮区级代表性传承人龚桂冬向公众讲述了醒狮中的春节习俗和礼仪流程,并指导市民在祠堂前体验学习有地道广府风格的地狮。

家住广州天河区的邓朗培正在读小学六年级,他和妈妈刘女士一起报名参加了此次醒狮活动。刘女士表示自己小时候在春节期间经常能看到村子里的醒狮表演,但是如今孩子们对非遗的相关习俗接触较少,过来参观活动能增长他们的见识。

“以前看过的醒狮表演只有一两只‘狮子’,今天看到的巡村表演场面更热闹,也有很多不同颜色的‘狮子’,整个流程看下来很壮观,自己对广州过年习俗更加了解了。”邓朗培说。

为何春节期间要醒狮,据介绍,作为春节期间备受欢迎的吉祥瑞物,醒狮无论是道具、造型还是动作套路、民俗礼仪,都充满好意头。比如,传统的“青”一般由生菜、芹菜、桔子、利是组成,有“生财、勤劳、吉祥”等美好寓意;《步步高》《群狮起舞庆昇平》和《花开富贵》等故事表演,在喜庆场合为人们助兴;逢年过节两狮相会时,要行谦逊有礼的会狮礼,营造和谐相处的社会氛围。在黄埔区,醒狮承载了南狮的传统表演方式,以地狮为主,以南拳步法为基本功,配合锣、鼓、镲,演绎一套套出洞觅食的完整故事。黄埔区醒狮多以村落祠堂为传承场所,还在传统题材基础上衍生出一些创新节目,如“桃园三结义”“瑞佛戏狮显神通” “瑞狮勇闯美酒居”“空竹&醒狮合力秀”“嘻哈醒狮”等,促进了醒狮在青少年人群中的传承、传播。

速来围观“非遗课”全年课表

除了春节期间的醒狮课,2019年,广州开启全新升级版“非遗课来了”,循着岭南二十四节气和节庆,以“依时而作”为主题,走进广州人传统而历久弥新的生活中,追寻广式生活智慧,举办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非遗课,带领市民朋友们寻找广式生活智慧,让非遗更为鲜活地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其中包括元宵节体验掷彩门赢取“好彩头”、惊蛰春耕开启之际体验舞春牛、清明踏青学盆景……一年四时,依时而作,二十四节气,三十六项非遗活动,精彩不断。而每一个节气设置的非遗课也都是广州人一代又一代留下的宝贵生活智慧,如立春之时,老广们舞着热闹的醒狮求吉祈福;夏至之时,老广们排队进行三伏天灸;待到秋高气爽的重阳之时,老广们携老扶幼,举家登高望远,助益身心……在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中,这些广式生活智慧有的成了百姓日用而不知的生活习惯,有的则已逐渐湮没。通过非遗课,也让这些传统习俗能更好地融入当下生活,市民可关注“广州非遗”微信公众号,报名感兴趣的课程。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张姝泓、申卉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骆昌威

责任编辑:赵睿

最新专题要闻 频道推荐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盛世莲开】习言道|澳门是伟大祖国的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一周热点新闻
下载海湃客户端
关注海峡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