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专题地图>专题要闻
分享

海峡网3月8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林侃)GDP首次突破3.5万亿元,8.3%的增速连续第二年“领跑”东部沿海各省区市;全省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1%,增速高于全国2.9个百分点,创2015年来新高……过去一年,福建坚持高质量发展,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不断加快新旧动能转换,致力营造更优的营商环境,交上了优秀的成绩单。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增强微观主体活力,提升产业链水平,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在我省代表委员中引发强烈共鸣。不少来自工商界的代表委员,结合工作和履职经历,讲述“新福建故事”,并为福建高质量发展积极建言献策。

新兴产业造就新优势

谈及福建的新兴产业,不能不提宁德时代。

据GGII等权威机构数据,去年,宁德时代的动力电池出货量、装机量均稳居全球第一。

全国政协委员、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曾毓群坦言,当前,动力电池行业已进入爬坡过坎阶段。“全面竞争的时代已到来,但我们也有优势,如政府层面对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支持、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等。”他认为,无论与国内整车厂商推进协同创新,还是“走出去”布局海外,都是为参与国际竞争谋篇布局。

在全国人大代表、宁德市委书记郭锡文看来,宁德时代对于宁德的意义,远超其强大的实力本身。

据介绍,依托宁德时代的龙头带动,宁德集聚了卓高、厦钨、杉杉、青美、邦普等30多个上游配套项目,涵盖正负极材料、隔离膜、电解液及电池构件材料,并促成上汽宁德基地项目落地建设。

郭锡文表示,近年来,宁德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多上几个大项目、多抱几个‘金娃娃’,加快跨越式发展”的殷切嘱托,培育形成锂电新能源、新能源汽车、不锈钢新材料和铜材料四大主导产业集群。

宁德抱“金娃娃”的故事只是缩影。近年来,在龙头培育、项目引进、资金倾斜等政策导向下,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推动福建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数据显示,去年,我省仅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达4300亿元,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3.9%。

“这几年,福建紧紧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战略机遇,培育出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物联网、大数据等新兴产业,催生融资租赁、整车进口、跨境电商等新业态,加速产业结构升级,引领生产方式和商业模式创新变革,成为福建经济保持高位增长的重要驱动力。”全国人大代表、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院长黄茂兴表示。

他建议,福建要继续围绕战略新兴产业重点领域,实施骨干企业培育计划,带动上下游产业协调发展。同时,保障产业发展环境,如将新兴产业重点技改项目纳入重大产业项目绿色通道,给予重点支持。

创新驱动孕育新动能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坚持创新引领发展,培育壮大新动能”,并把“推动传统产业改造提升”“促进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摆在同等位置,对此,全国政协委员、福耀集团副董事长曹晖深感欣慰。

“创新是企业由大变强的核心动能。在参与国际竞争时,没有自己掌握的先进技术,不能突破革新,就意味着已经走在失败的轨道上。”曹晖说。

“以镀膜玻璃为例。”曹晖说,此前,镀膜工艺相关专利被欧美企业垄断。为突破专利壁垒,研发团队经两年多的“头脑风暴”,从吸收、借鉴到创新,最终使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Low-E镀膜汽车玻璃批量上市。

一系列高科技产品,进一步奠定了福耀全球规模最大的汽车玻璃供应商的地位。

全国两会上,讲述“创新故事”的福建企业家还有不少。

在全国人大代表、三钢集团董事长黎立璋看来,创新是破局开路的利器。他说,面对经济下行压力,通过推进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机制创新,三钢去年的经济效益指数、吨钢利润、人均生产率均位列全行业第一,实现利润超百亿元。

在全国政协委员、新大陆科技集团CEO王晶眼中,创新是点亮未来的希望。“这几年,我们跳出产业,自觉把创新融入社会进步与民族复兴的时代需求中。”王晶说,今年,公司瞄准了“数字农业”领域,通过打造益农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和遍布万千乡村的益农信息服务网点,实现信息进村入户。

一年来,我省始终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R&D经费支出预计达620亿元,同比增长14.2%;1.8亿元的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分段补助,带动企业研发投入185亿元;首批80亿元省企业技改基金,累计带动制造业技改投资超过660亿元……

针对民营企业还存在的研发投入不强、创新能力不足的短板,代表委员们认为,政府层面还要持续通过出台举措,力促产业、创新、资金、政策“四链融合”,助力民营企业在核心技术攻关、创新平台建设、激发主体活力、调动人才积极性上实现新突破。

优化环境激发新活力

谈及政府工作报告中送出的降税减费“大礼包”,不少来自民营企业的代表委员都很兴奋。

“我们每年都斥巨资研发。”全国政协委员、石狮市大帝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吕培榕认为,“制造业增值税率从16%下调至13%”“一般工商业平均电价再降低10%”等新政,将让企业有更充裕的资金投入研发、实施技改。

不少来自民企的代表委员表示,近年来国家、省、市层面都出台大量的举措来扶持实体经济发展,他们受益良多。

数据显示,3年来,通过改革,我省累计为企业减负1700亿元,超过7.8万项行政审批和服务事项接入网上办事大厅,网上事项办理开通率达96%。

减下去的是企业负担,提上来的是市场竞争力。

一年来,一批高质量、快成长的项目释放出强劲的发展潜能。在福州,京东方拟启动新一轮465亿元投资扩建第6代AMOLED面板产线;在泉州,集成电路产业集群吸引国内外上百家配套企业主动投资;在宁德,青拓集团成为全省首家超千亿工业企业……

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对此,代表委员们竞相建言。

吕培榕委员认为,涉企优惠政策不接地气难兑现的现象仍较普遍。“各级政府多照搬上级政策文件,有针对性的措施较少;一些政策太笼统。”他建议,制定相关配套举措,推动政策落地、落细、落实。

全国政协委员、兴业银行董事长高建平表示,兴业银行将持续发挥省技改基金、PPP引导基金的引导与放大作用,加大信贷投入,并发挥自身债券承销服务优势,利用资产支持票据(ABN)、境外债、理财直接融资工具等创新业务,帮助福建各类企业拓宽融资渠道。

全国政协委员、国网福建电力公司董事长陈修言认为,“获得电力指数”是营商环境中的重要指标,当前我省“获得电力指数”还有提升空间。“作为牵头负责单位,我们除要继续压缩电力公司自身的办电时间外,还要和政府有关部门、社会有关方面配合、协调好,进一步缩短企业总的办电流程,更好服务福建高质量发展。”

责任编辑:黄仙妹

最新专题要闻 频道推荐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盛世莲开】习言道|澳门是伟大祖国的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一周热点新闻
下载海湃客户端
关注海峡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