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专题地图>专题要闻
分享

当年战马萧萧鸣 ——寻访长汀县濯田镇永巫村红四军军部驻地旧址

图为永巫村若岐公祠正厅。

海峡网9月6日讯 (王坚 文/图长汀县濯田镇永巫村是汀江东岸的一个古村落,原名为巫坊,1956年建立互助合作社,“永义社”、“永丰社”并入巫坊后更名为永巫。因为汀江航运的便利,这里曾经是一个货物转运繁忙的古码头。永巫村中的古码头附近,有一座古香古色的客家宗祠建筑。这座古宅由陈氏先祖若岐公建于清朝咸丰年间,距今约150年。宗祠结构宏伟,工艺考究,前后共有五进,左右有两摆厢房,占地面积1000余平方米。

听说笔者前来采访,村民们说,若岐公祠是当年的朱德军长住过的“行营”。

“朱德军长就在祠堂里写字办公”

71岁的陈马养是永巫村同龄人中为数不多的“知识分子”,因为其父亲陈甫瑶参加过红军,从小对永巫的红色历史非常感兴趣:“听我父亲说,我们村早年就是长汀革命先驱张赤男开展秘密革命活动的地方之一,张赤男在村里成立了秘密农会、地下党组织,酝酿工农武装暴动,常在水口、巫坊一带来往。1929年5月20日,红四军在水口渡过汀江,巫坊几个船工参加撑船运送红军过江。当晚红军分散驻扎在河东各村,巫坊也有红军部队驻扎。一年之后,闽西的正规红军和地方工农暴动武装力量迅速发展壮大。1930年6月,毛泽东、朱德在长汀南阳龙山书院开会,随后从南阳出发准备到汀州整编。路过巫坊时,因为有张赤男的指示,村里最宽敞、又有高大围墙保护的若岐公祠成为红四军司令部的驻扎地,朱德军长就住在这里办公。”

“当时巫坊四周到处都是反动民团的武装,为了保证朱德军长的安全,红军在东南西北的各个制高点布了哨。红军在巫坊住了两个晚上,朱德军长都是住在若岐公祠。红军向汀州进发,听到军号指令,在河西的红军哨兵才过渡回巫坊和大部队一同出发。红军的骑兵分队住在附近的民房里,那时候马匹很稀罕,村里的孩子爱拿些干稻草和青饲料去喂马。我小时候在若岐公祠后厅的学堂读书,见到大厅神龛上有一个铁马镫,很好奇就拿来当玩具,父亲说这个马镫也是红军留下的,当时没在意保存,现在不见了。”

为了证实陈马养陈述的事情,笔者特地从有关部门查阅了1969年12月对当年红四军军部驻扎巫坊的采访调查记录。据时年72岁的陈德子、66岁的陈若机、68岁的陈得胜等亲历者回忆:“1930年6月(农历五月间),天气已暖,已经有茄子吃了,红四军在上杭回龙打败国民党周志群匪部后,沿大路北上,在巫坊住了一夜。军部设在陈若岐祠堂。政治部设在村里的另一座风火屋(即陈德子在永巫的旧宅)。军部门口架了两挺机关枪,插了一面红旗,旗的白边上写着‘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司令部’字样。陈若机曾亲眼看见朱德坐在军部写字办公。”这些极为珍贵的采访记录,虽然内容过于简单,但却是最有力、最直接的证据。

“朱德军长下令为巫坊发枪建武装”

今年87岁的村民陈甫财,其父亲陈荣辉是永巫村早期的革命骨干,先后参加了张赤男的暴动队、长汀县苏维埃政府保卫队,后来担任过红军部队的连长,曾经骑着白马回过村里,一时传为美谈。因为参加松毛岭保卫战,后来留下打游击,遭到反动民团的多次围捕。

老人家不善言词,但讲到永巫村的革命历史,忍不住激动地说:“1928年张赤男、罗化成领导汀南暴动,村里许多前辈都参加了,所以招来当地反动势力的疯狂报复。1930年春天,驻扎在三洲的反动民团俞志带兵到巫坊烧杀抢,村里被烧掉几十座房屋,原本一个人烟稠密的村庄一下萧条了。红军是当天下午开来永巫的,看到村里到处都是大火烧过的残墙断壁,朱德军长询问村民是怎么回事。了解原因后,朱德军长就说,没有武器无法保护自己,于是下命令要给永巫发枪,建立武装力量保卫村庄。”

“在朱德军长的关心指示下,红军干部叫巫坊村上挑选了30个革命意志坚决的骨干,另外还挑选了2个炊事员,跟着红四军向汀州出发,我父亲就是其中一个。父亲读过私塾,有初小文化,所以后来得到部队重用。朱德军长承诺说如果路上有打仗,缴到了敌人的枪支,就给村里去的30个人每人发一支枪,用来保卫地方。第二天,部队到达河田,村里的每个人都领到了伙食费,在河田住了一夜就开向长汀。巫坊去的人员住在汀州的‘天一楼’旅社。因为去长汀一路都没有打仗,所以永巫没有领到枪。红四军给我父亲他们开了一张条子,让他们回转河田,向张赤男的部队领到了四支枪,其中有3支‘单唧子’(即单响枪),1支毛瑟枪。”

“这些情况我都是听父亲生前亲口讲的。我1932年出生,因为父亲参加红军,我的母亲钟七妹在家里没法住,时刻担惊受怕。红军北上后,反动民团追杀我父亲,扬言要抓住陈荣辉杀头。我母子两人只好离家跟着父亲一起藏在山上。1935年4月左右,父亲跟随游荣长、范云龙等人领导的长汀游击队在梅迳、东坑的山洞蓬笼中躲藏。敌人搜山,我母亲在浓密的荆棘丛中死死捂住我的嘴巴,怕我惊吓哭闹被敌人发现。父亲拿着他的怀表在我耳边‘滴答滴答’响,我好奇地转移注意力才不会哭。父亲为了革命受尽磨难,身体也垮掉了,全国解放不久就病故了。”

当年战马萧萧鸣 ——寻访长汀县濯田镇永巫村红四军军部驻地旧址

图为永巫村民陈马养(左)、陈甫财(右)讲述当年红四军驻扎的故事。

“朱德军长祝愿巫坊人民永远幸福”

站在若岐公祠高大的沙灰围墙后面,眼前的荒草丛中,清晰可见一条鹅卵石铺成的古道自南向北蜿蜒而去。1930年的燠热夏天,军号嘹亮,战马嘶鸣。32个永巫男儿,就是在这条古道上,跟随朱德军长走向汀州,从此他们的人生道路也发生了重大的改变。

陈甫财老人动情地说:“苏区时期的每个红军家庭,都经历了牺牲和磨难,我们家也不例外。但也正因为这样,穷苦老百姓对朱德、对红军的感情更加深厚。母亲生前常常对我讲朱德军长的故事,朱军长还没到村里,打前站的红军警卫部队就在若岐公祠的四周布满了哨兵,三步一岗五步一哨。过了一会,远远看见朱军长来了,穿的是一双旧草鞋,戴一顶破旧的斗笠,脸色赤黑,像个‘伙头将军’。母亲拿着自己种的蔬菜到若岐公祠给红军煮,看到厅堂的地上铺满了谷笪,红军战士都在厅里打地铺。有的红军在桌上看地图,有的在牵拉电话线、安装电话机,有的在下厅的角落里烧火洗锅准备做饭。红军官兵一边忙碌着,一边热情地和路过的乡亲们打招呼。巫坊一直以来受白军和民团的摧残,直到红军来了才扬眉吐气。”

一旁的陈马养补充说:“朱德军长来的时候,我父亲也在场,当地的工农暴动领导人张赤男也陪着朱德军长一起到了巫坊。他们在祠堂里一起研究开会,这个时候红军哨兵就不让无关的人员靠近。父亲印象特别深刻的是,朱德军长很有人情味,当他看到村里许多民房被反动民团烧掉了,面色很沉重,安慰大家说,巫坊本来是一个很好的村场,等革命胜利了,消灭了反动派,大家一起来建设一个永远幸福的巫坊。”

古宅沧桑思伟人,当年战马萧萧鸣。时至今日,由于主人外迁,长年无人居住维修,作为朱德军长“行营”、红四军司令部驻地的若岐公祠,已经老态龙钟日渐衰颓。但流逝的岁月将永远镌刻一位世纪伟人与永巫村的特殊情缘,让后人虔诚守望这份弥足珍贵的红色记忆。

责任编辑:黄仙妹

最新专题要闻 频道推荐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闽韵传承,研旅古今”——首届福建研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一周热点新闻
下载海湃客户端
关注海峡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