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目前,全省公路总里程已达11万公里,实现村村通上水泥路。图为长汀县县道651线河田段。王绮芸 摄
海峡网9月25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吴宏雄 通讯员 陈昌和 廖丽华)1949年,全省只有不到1000公里的砂土路;现在全省公路总里程已达11万公里,村村通上水泥路,乡镇通上干线公路,县城通上高等级公路,高速公路密度达到发达国家水平。
1949年,福建没有一寸铁轨;现在全省铁路营业里程已达3509公里,其中时速200公里及其以上营业里程1764公里,通车运营里程数已占全国近十分之一。
1949年,全省沿海港口没有1个深水泊位;现在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181个,实际年通过能力达7亿吨;集装箱年通过能力超1800万标箱,具备了停靠世界集装箱船、邮轮和散货船最大主力船型条件,厦门港集装箱吞吐量位居全球第14位,超过台湾主要港口高雄港。
1949年,全省没有一架飞机,只有1000余辆营运汽车,群众出行非常不便;现在拥有6个机场,民用汽车超过623万辆,福州、厦门开通了地铁,中心城区群众步行不到10分钟就可乘坐公交车,广大乡村农村客车往来穿梭,群众出行便捷舒适。
……
交通是兴业之要、强省之基。
70年来,福建人民为改变“闽道更比蜀道难”的局面,一代接着一代干。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擘画的新福建建设蓝图,牢牢把握交通“先行官”定位,着力构建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2015年底,全省实现了“市市通动车、县县通高速、镇镇通干线、村村通客车”。交通,从早先的“瓶颈制约”,改善为“总体缓解”,又跃升到“总体适应、局部适度超前”,有效服务全省经济社会持续又好又快发展。
县县通高速,路网密度全国第三
9月18日,福州绕城高速公路东南段正在抓紧扫尾工作,将于近日建成通车,届时福州将正式形成总长约160公里的“四环”,串起连江、琅岐、长乐、闽侯等地,增强福州中心城市的辐射力,有效缓解中心城区交通压力。
我省高速公路起步较晚,直到1994年,在八闽人民的翘首期盼下,我省首条高速公路泉厦高速终于全线破土动工。自此,一条条高速公路建设打响了一场场轰轰烈烈的“大会战”战役——
1996年厦漳高速公路和漳龙高速公路龙岩段开工;
1997年福泉高速公路开工;
2000年罗长、三福高速公路开工……
从开工建设到实现第一个1000公里通车里程,我省用了10年时间;第二个1000公里用了5年;第三个1000公里用了3年;第四个1000公里用了1年;第五个1000公里用了2年;到2015年突破5000公里,成为全国第4个实现“县县通高速”的省份。到2018年底,全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5344公里,路网密度每百平方公里4.4公里,居全国第三位,达到发达国家水平。
这一切变化,得力于“省市共建,建设以市为主,运营全省统一”建设管理体制,既发挥地方政府在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又有利于全省统一管理;得力于紧抓前期,强化要素保障,加强现场管理,形成储备一批、开工一批、在建一批、竣工一批的良好格局,保持高速公路发展后劲。
市市通动车,落后者变身领跑者
9月25日,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合龙贯通,这座我国首座且施工难度最大的公铁两用跨海大桥,向着通车目标步步进逼。
我省第一条出省大通道鹰厦铁路于1957年竣工,福建结束了无铁路的历史。
铁路梦,是福建人民的强省梦。
2004年底,我省与原铁道部签署了《关于加快福建铁路建设有关问题的会议纪要》,提出“构筑快速通道,完善区域路网,改造既有线路,配套港口支线”的总体规划。自此,福建掀起一轮轮高铁建设高潮。
福建高铁列车以超乎想象的速度呼啸而来。2009年温福铁路通车运营,福建正式进入动车时代。2010年福厦铁路建成通车;2012年龙厦铁路建成通车;2013年向莆铁路、厦深铁路开通运营;2015年合福高铁通车运营,福建正式迈入高铁时代,9个设区市全部通上动车。2018年南龙铁路通车,与合福高铁以及杭深、龙厦铁路一起形成高等级快速铁路环状通道,使福建省内连接设区市快速铁路环线封“口”成形,自此有了“环闽动车”。目前,正在如火如荼建设福厦高铁以及福平、衢宁、浦梅等铁路。铁路通车运营里程数已占全国近十分之一,落后者悄然变身领跑者。
进入2012年,福建铁路营业里程2255公里,其中时速200公里及其以上营业里程600公里。而到了今年7月,福建铁路营业里程已达3509公里,其中时速200公里及其以上营业里程1764公里,较2012年分别增长了55.6%、193.8%。
目前,我省已基本形成了“三纵六横”的铁路网框架。三纵,为沿海铁路(温福、福厦、厦深铁路)、南三龙铁路、浦梅铁路建宁至冠豸山段(在建);六横,为衢宁铁路(在建)、合福铁路、峰福铁路、向莆铁路、兴泉铁路(在建)和赣龙厦通道(龙厦铁路及赣龙铁路扩能工程),形成相邻设区市之间1小时交通圈,设区市到省会福州2至3小时交通圈,省会福州到相邻省会城市3至5小时交通圈。
四好农村路,路长制成全国示范
福建,是全国首个全面推行农村公路路长制的省份。2018年起,全省全面推行路长制,各地县长任总路长,乡镇长和村主任分别担任乡镇路长、村路长,促进农村公路建、管、护、运全面协调发展。建立了1960名专管员队伍,确保乡村道有人管、有钱养。创新全面推行灾毁保险,2018年74个县约8.6万公里农村公路投保,拓宽了灾毁资金渠道。建立养护资金合理增长机制,2018年起将农村公路养护资金标准提高到每年每公里县道3万元、乡道1.4万元、村道4000元,有力保障了良好通行状况。
过去,我省“八山一水一分田”,全省近千个乡镇、上万个建制村,大多分散在山高水远地区,“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是农村居民出行的真实写照。直到2003年底,全省仍有5000多个建制村的通村公路没有硬化,有的仅通简易路。为此,从2004年起,我省相继实施了“年万里农村路网工程”“农村公路上衔下延工程”等,推动在2011年率先基本实现“村村通水泥路”。
普通国省道建设同样取得长足进步。新中国成立以来,我省修建了部分国省道,但是等级比较低,境内除了国道324线是二级公路外,其余国省干线多为三四级公路。1992年8月,实施公路“先行工程”建设,历经4年完成总投资130亿元,修建“两纵三横”等国省道繁忙路段4000公里。国道除了个别特大桥隧外,全部拓宽改造成二级及以上高等级公路,全省各市都连通了高等级公路。随后,我省又相继启动“县通地市工程”“入闽通道工程”“省级干线工程”等,2013年起又全面实施新规划,加快构建“八纵十一横十五联”路网。目前,普通国省道通车里程已超过1.1万公里,二级及以上等级占比超过70%。
统筹港口发展,崛起东南国际航运中心
我国第一艘自主运营的国资豪华邮轮“鼓浪屿”号来了!
9月20日,可容纳1800名客人的7万吨豪华邮轮“鼓浪屿号”抵达厦门港,从厦门港首航香港。这是我国邮轮行业发展中的里程碑事件——“鼓浪屿号”是我国第一艘自主运营的豪华邮轮,落户厦门的星旅远洋国际邮轮公司是我国第一家国资大型豪华邮轮公司。
厦门港从上个世纪80年代起开始接待邮轮,是国内最早接待国际邮轮的港口。近年来,厦门邮轮港口设施和服务不断完善,邮轮相关产业发展迅速,推动邮轮经济高质量发展。如今,厦门邮轮母港成为我国4个邮轮运输示范试点之一,2018年接待邮轮96艘次,完成邮轮旅客吞吐量32.48万人次,同比增长10.74%。今年持续红火发展势头,预计全年航次超过100艘次,邮轮旅客吞吐量将超过40万人次。
为加快建设厦门东南国际航运中心,厦门港着力完善软硬件设施环境,免除政府收取的货物港务费,实施集装箱发展扶持政策;建设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推动实现跨部门数据共享、监管互认,提供“一站式”通关服务;上线国内首创的厦门港集装箱智慧物流平台,口岸通关时间缩短40%,报关率达98%,报检率达到100%;积极拓展货源腹地,深化港航企业合作,推广海铁联运,推动港城联动发展;打造“丝路海运”品牌,自2018年12月20日开航以来,已有超过100家的港航物流企业积极响应,航线总数达50条,通达东南亚、印巴、西非、中东等地。当前,厦门港已挺入货物吞吐量2亿吨、集装箱吞吐量千万标箱的大港行列,完成集装箱吞吐量超过了台湾主要港口高雄港,位居全球第14位。
这是我省深化港口管理体制改革、提升港口发展战略的重大成效。
我省是港口资源大省,深水岸线资源位居全国前列。为港口效益最大化,持续推进深化沿海港口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打破行政区划,整合成四个港口,有效增强了统筹发展力度,基本形成由东南国际航运中心、国际航运枢纽港、主枢纽港、地方性重要港口的发展格局。集中力量打造集约化、规模化、专业化现代化核心港区:厦门港海沧和福州港江阴以集装箱运输为主,罗源湾可门和湄洲湾北岸以大宗散货运输为主,湄洲湾南岸、漳州古雷以临港工业为依托、液体散货运输为主,并相应配套建设重点港湾的大型深水航道。
如今,我省沿海港口已形成科学分工、错位发展、良性竞争的发展格局。到2018年底,全省沿海港口已建成生产性泊位482个,实际年通过能力达7亿吨,集装箱年通过能力超1800万标箱;万吨级以上泊位181个,60%集中在核心港区,并配套建成了25万吨级湄洲湾航道、20万吨级厦门港主航道等一批大型深水航道,具备了停靠世界集装箱船、邮轮和散货船最大主力船型条件,为全省新一轮开放开发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港航服务。
公共交通给力,百姓有更多获得感
9月19日起,厦门地铁2号线开始“跑图”,让列车按照运行图,在全线开展不载客模拟运行。之后接受试运营专家评审,通过之后市民就可以乘坐了。
这将是我省第4条投入运营的地铁。此前,我省于2016年5月18日开通福州地铁1号线一期,2017年12月31日开通厦门地铁1号线,2019年4月26日开通福州地铁2号线。
公共出行,百姓最关切。
过去,由于公交线路短、车辆少、服务质量不佳等问题,群众对公共交通抱怨多,常投诉。为顺应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我省加大财力投入,强化组织实施,提升服务质量,持续实施“公交优先发展战略”“村村通客车工程”“海岛交通便民工程”,下大力气把为民办实事项目办实办好。到2018年底,全省公交线路累计达1907条,实现了中心城区公交站点500米全覆盖,日均客运量近500万人次;全省41个高铁站、6个民航机场和9个客运码头都开通了道路运输接驳,方便旅客转乘换乘;成立了福建省旅游集散中心联盟,整合旅游班线19条、客车1.07万辆、客运站132个、旅行社8家、旅游集散中心10家,开创运输服务与旅游业同频共振、双向互济、互利共赢新局面;通过线路延伸、冷热线搭配以及农村客运公交化改造等方式,推进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着力发展农村客运,推动具备条件的建制村全部开通客车,受益群众2100万以上;百人以上岛屿建了陆岛交通码头,500人以上岛屿开通班轮,海岛群众“出行难”得到了根本改变。
经过70年来的持续奋斗,我省交通跑出了幸福“加速度”。
责任编辑:黄仙妹
- 2019年中秋节假期福建省高速交通安全出行提示2019-09-10
- 福建又有几个交通好消息!有关公交、地铁、BRT、动车2019-07-25
- 交通部门有序应对强降雨 2条中断国省干线已抢通2019-06-23
- 全省强降雨来袭 福建省交通运输厅发布道路抢修情况2019-06-09
- 一季度福建公路水运完成投资247.4亿元2019-04-21
- 福建2018年端午节出行最强攻略献上2018-06-13
- 最新专题要闻 频道推荐
-
【新中国成立70周年福建印记】闽商力量创造辉2019-09-25
-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 一周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