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专题地图>专题要闻
分享

3月24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福州三坊七巷。习近平强调,保护好传统街区,保护好古建筑,保护好文物,就是保存了城市的历史和文脉。对待古建筑、老宅子、老街区要有珍爱之心、尊崇之心。

珍存历史文脉 守护福州城市之魂

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回访 | 珍存历史文脉 守护福州城市之魂

鸟瞰福州三坊七巷。福建日报记者 游庆辉 摄

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回访 | 珍存历史文脉 守护福州城市之魂

郎官巷本报记者 福建日报记者游庆辉 摄

东南网3月26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段金柱 吴旭涛)“大家看到习总书记走过来,都激动地喊‘总书记好!’,习总书记也向大家亲切地问好。”回忆一天前的情景,福州市鼓楼区居民杨弋夫依然兴奋不已。

3月24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三坊七巷考察,听取福州古厝和三坊七巷保护修复等情况介绍,他步行察看南后街、郎官巷,参观严复故居,向游客和市民频频招手致意。

30年前,正是在他的重视和推动下,三坊七巷得以免遭破坏,一大批历史文物古迹保留至今。

闽都之光,薪火相传。如今,被誉为“里坊制度活化石”“明清建筑博物馆”和“闽都名人聚居地”的三坊七巷,其文化之魂正以愈加鲜活的形式,浸润着有福之州。

建章立制,保存历史文脉

“原来,这座房子是总书记当年亲自保护下来的!”24日傍晚,不少市民和游客在三坊七巷北隅的一座老宅前感叹。

这座老宅挂着两块牌子:“林觉民故居”和“冰心故居”。林觉民烈士牺牲后,1911年5月,林家人将此宅卖给冰心先生的祖父,冰心小时候曾在此生活多年。

上世纪90年代初,一家房地产开发公司准备拆除林觉民故居部分建筑以建设商品房。有识之士为此奔走呼吁,并写信给时任福州市委书记习近平同志。

习近平得悉后立即让市文管会核实,并叫停了拆迁。1991年3月10日,习近平在林觉民故居亲自主持召开福州市委市政府文物工作现场办公会,决定对林觉民故居进行保护和修缮,并议定了影响深远的“四个一”机制——成立一个文物局、一支考古队,增加文物部门一颗“印”,每年安排文物修缮经费100万元。

福州文物、传统街区、古建筑保护事业从此掀开崭新的一页,2200多年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在保护、开发、活化利用的协调推进下,不断焕发新光彩。

近年来,福州市持续加大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力度,投入320亿元用于名城、街区、文物、历史建筑等保护,打造17个特色历史文化街区,整治提升261条传统老街巷,实现了旧城改造与历史文化保护有机结合。其中,三坊七巷累计投入约50亿元,修复面积约26万平方米。

福州古厝保护开发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严涛表示:“我们感到责任重大,今后将首先把历史文化遗产本体保护修复好,同时要把建筑背后承载的故事和精神挖掘好、阐述好。”

一路追寻,弘扬严复思想

从南后街北门折入郎官巷,没多远就是严复故居。中国近代史上杰出的启蒙思想家、教育家、翻译家、北京大学首任校长严复,就是在这里度过了晚年的最后一段时光,1921年病逝于此。

24日下午,习近平在严复故居驻足良久。“习总书记参观了严复故居内的展陈,他在甲午海战展板前看了很久,还与我们进行了交流。他对严复思想非常了解,也非常关心。”福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总规划师陈亮说。

面对中华民族的空前危机,严复积极倡导变法维新。他在天津创办《国闻报》鼓与呼,并将西方哲学、逻辑学、政治经济学、社会学等译介到中国,影响了一代又一代国人。

严复思想最具代表性的当推译介《天演论》。他以“物竞天择”“适者生存”阐发救亡图存的观点,提倡“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成为转型时代的最强音。

习近平总书记在闽工作期间,十分重视严复思想的研究和弘扬,多次出席相关纪念活动:1993年,他为《严复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写了序言;1997年12月,他为“严复与中国近代化学术研讨会”题词:严谨治学,首倡变革,追求真理,爱国兴邦;2001年11月,时任福建省省长的习近平亲自主编了《科学与爱国:严复思想新探》,并写了序言,对严复的爱国情怀和启蒙、改革创新思想给予高度评价,认为“时至今日,严复的科学与爱国思想仍不过时”。

2016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还谈到了严复。他说:“为了寻求救亡图存之策,林则徐、魏源、严复等人把眼光转向西方。”

活化利用,守住城市之魂

文物、传统街区既要保护,也要活化利用,让其彰显价值。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让历史说话,让文物说话”,“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都活起来”。近年来,三坊七巷在做好保护修复的同时,也不断探索推动闽都文化“活起来”的可行之路。

郎官巷有座畲族馆,是展示畲族历史文化的一个窗口。“总书记看到我穿的畲族传统服饰,马上说‘你这是罗源装,跟宁德地区的不一样’。这让我感到非常惊喜,没想到总书记对我们畲族文化这么了解!”工作人员雷林清回忆说。

设立畲族馆,展示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三坊七巷让文化遗产“活”起来的一个缩影。福州市历史文化名城管理委员会负责人介绍,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内保存有200多座古建筑,其中水榭戏台、二梅书屋等被辟为民俗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场所;一些临街店铺吸引永和鱼丸、同利肉燕、聚春园等老字号入驻,既方便市民和游客,又弘扬了闽都文化。

不仅是“活”起来,还要“热”起来、“火”起来。近年来,福州积极推动文旅融合,充分展示福州文化遗产保护成果。今年春节期间,福州文旅部门在三坊七巷、朱紫坊、上下杭等历史文化街区举办了一系列文化活动,推出“我在古厝过大年”“古厝一起‘牛’”等活动,丰富了就地过年群众的文化生活。

今年,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将在福州举办。“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论述和《〈福州古厝〉序》精神,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留住文化根脉、守住城市之魂,打响闽都文化国际品牌,为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夯实文化根基。”福州市相关负责人表示。

责任编辑:赵睿

最新专题要闻 频道推荐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传华为Mate70定档11月中下旬 这些特性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一周热点新闻
下载海湃客户端
关注海峡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