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专题地图>专题要闻
分享

3月23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沙县农村产权交易中心。习近平指出,三明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探索很有意义,要坚持正确改革方向,尊重群众首创精神,积极稳妥推进集体林权制度创新,探索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力争实现新的突破。

将林改进行到底 让百姓更多受益

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回访 | 将林改进行到底 让百姓更多受益

沙县森林航拍图 福建日报记者 游庆辉 摄

东南网3月26日讯 (福建日报记者 方炜杭 徐文锦 通讯员 许琰)3月的三明,千山叠翠,万木竞秀。

走进沙县农村产权交易中心,不少林农从各个乡镇赶来办事。工作人员积极引导、耐心解答,脸上依然洋溢着喜悦之情。

3月23日下午,在福建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里,了解当地深化林权制度改革的情况,对沙县这些年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积极探索表示肯定。他指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三明是重要策源地。共产党做事的一个指导思想就是尊重群众首创精神,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我们推进改革要坚持顶层设计和基层探索相统一,对重大改革要坚持试点先行,取得经验后再推广。摸着石头过河的改革方法论没有过时,也不会过时。

“习总书记用了十几分钟详细了解‘钱从哪里来’‘树要怎么砍’‘单家独户怎么办’这三个关系林改进程的重要问题。”三明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沙县区委书记杨兴忠激动地说,交流中,习近平总书记对林改如数家珍,让我们深切感受到习总书记对万千林农的关心,让我们倍感振奋。今后我们将牢记嘱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针对林改遇到的新问题,将林改进行到底,让老百姓从林改中真正受益,让林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敲开银行门 唤醒万重山

沙县农村产权交易中心成立于2015年7月,主要为群众办理农村产权交易和抵押贷款提供“一站式”服务。

“习总书记问我为什么要转让林木,转了多少钱,我说要再开一家小吃店,他听完很高兴,叫我要好好干,还祝我交易成功。”沙县区凤岗街道际硋村村民魏发松到产权交易中心,挂牌自家的116亩林子,挂牌价是57.9万元。他说,林改后林权交易真的太方便了。

“一站式”的背后,是多年不懈深化林改的探索。

2002年6月,时任福建省省长的习近平同志在武平调研时,作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要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那样从山下转向山上”的历史性决定。同为林区的沙县迅速贯彻落实,到2005年底全面完成了林改任务,解决了山林产权不清晰带来的盗伐成风、屡禁不止等问题,实现“山定权、树定根、人定心”,极大地激发了林农投身林业的积极性。

新的难题是,相比于山下,林业生产前期投入大、经营周期长、资金回笼慢。以杉木为例,从种到收一轮就要26年,生产资金成了林农最迫切希望解决的问题。金融机构也有难处,没有抵押物、风险难管控是最大的阻碍。

2016年,沙县在实践探索中推出了“一评二押三兜底”机制:“一评”就是评林木价值和林农信用等级,从源头上把控风险;“二押”就是林权抵押和村级融资担保基金,为林农贷款增信提额;“三兜底”就是先由基金、保险兜底,最后由国有收储公司兜底代偿。

由此,一系列制度创新消除了银行的后顾之忧,金融活水源源不断地流向青山。截至目前,金融机构累计发放林权抵押贷款10.83亿元,贷款余额3.62亿元,占三明全市的30%以上。

为解决林农所拥有的林权小而分散、难以流转变现等问题,沙县推行普惠林业金融产品“福林贷”,采取简易评估、基金担保、林权备案、内部处置、统一授信、随借随还、逐年增信等方式,为林农提供3年期限10万元~20万元的贷款授信额度。截至目前,已累计发放“福林贷”等超过3亿元。

如今,林农只要点点手机,或者走进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就能很方便地拿到贷款。

林业当产业 发展路更宽

1997年5月,时任省委副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沙县调研时指出,沙县是林业大县,除了要林业生态效益以外,还应该要林业经济效益,真正把林业当作产业来办。

高桥镇新坡村的张祖暖就是铁了心要扎根林业,将它当产业来办。

“习总书记问我这次流转了多少亩,办理林木所有权转移登记要不要收费,多久可以拿到新证。”在林权流转交易服务窗口,张祖暖一一作答,并把今年的打算也向习总书记报告。

今年,张祖暖刚刚从别的林农那里流转了200多亩林子,一举把自己的兴源家庭林场扩大到1000亩。这次到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就是为这批林子办理不动产权证,免费,一个工作日后能拿到新证。如今,他的家庭林场已经形成了成熟林、中幼林的格局,每年都能成熟一批,变现一批,再新种一批,就像取之不尽的“绿色银行”。

然而,在早几年,要流转林子可不像现在这么容易。

随着沙县小吃的发展,许多人外出经营小吃,沙县出现了一些林地抛荒、失管的现象。

当地开始探索“三权分置”改革,出台《沙县林地经营权流转登记管理办法(暂行)》,把林地经营权从承包权中分离出来,赋予林地实际经营人权属证明、经营权登记、经营权抵押等权益,突破此前林权管理制度制约林地转包、租赁不能办证的难题。2015年,全省第一本林地经营权证在沙县办出。

此举促进了流转,让林业规模化经营之路更顺畅。家庭林场、林业合作社等一大批新型林业经营主体壮大起来,目前,已有张祖暖这样的“专业林农”380名,经营面积86.86万亩,占沙县确权发证面积的六成以上。

一些人口大量外出的村庄,还可以选择与国有林场合作,即拿出山场51%的股权,评估转让给国有林场来造林管护。村集体和林农则可以分红,每1000亩合作山场,每年村集体可以增加7.2万元左右的收入。

由专业的人来做专业的事,林木蓄积量显著提升。原来1亩林地平均蓄积量是7立方米,现在可以达到12立方米以上。

在此基础上,沙县探索“林票制”,把村民手中的股权变成林票,林农知道自己在山上有多少真金白银,除了可以直接用来抵押,每年至少能增长3%。截至目前,沙县已在29个村发行林票超5000万元,7000多户入股。

“习总书记讲林改要一步步夯实,让我们觉得很有奔头。”张祖暖说,接下来要好好经营自己的林场,相信一定会越来越好、越来越旺。

责任编辑:赵睿

最新专题要闻 频道推荐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福建省第九届红十字应急救护大赛在榕举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一周热点新闻
下载海湃客户端
关注海峡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