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专题地图>专题要闻
分享

“晚霞映红于都河,渡口有一支难忘的歌。唱的是咱长征源,当年送走我的红军哥哥哟红军哥哥……”6日,在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门口,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长征源合唱团正在演唱歌曲《红军渡 长征源》。歌声灵动悦耳,引得周围游客竞相跟唱。

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引领下·红色足迹篇丨江西于都:以不渝初心走好新长征路

在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门口,长征源合唱团的成员正在进行合唱(4月6日摄)。新华社记者 彭昭之 摄

于都河畔,长征渡口。于都县是中央红军长征集结出发地。1934年10月,中央机关、中央军委和中央红军主力在此集结出发,踏上漫漫征途。

2019年5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于都县,瞻仰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碑,察看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旧址原于都县城东门渡口,参观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

习近平强调,我们不能忘记党的初心和使命,不能忘记革命理想和革命宗旨,要继续高举革命的旗帜,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奋勇前进。

对于当年的情形,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副馆长钟敏仍记忆犹新。当时,她在现场为总书记讲解。“从总书记一言一行中,我们感受到他深厚的红色情怀。多年来,我们牢记嘱托新长征,感恩奋进再出发。”钟敏告诉记者,去年即便受到疫情影响,纪念馆的游客接待量仍突破35万人次。疫情期间,纪念馆利用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实现游客“云参观”,并打造了“文物背后的故事”等一系列短视频。

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引领下·红色足迹篇丨江西于都:以不渝初心走好新长征路

在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副馆长钟敏正在给参观的游客介绍长征的历史(4月6日摄)。新华社记者 彭昭之 摄

于都,是一片满怀昂扬斗志的热土。苏区时期,这座有着30多万人的县城,先后有6.8万人参加长征。铭记历史,是为了继续前行。如今,新变化、新气象在红土地上不断涌现,于都正以不渝初心走好新长征路。

在于都县梓山镇潭头村中心位置的一座雕塑上,上面一句话特别醒目——“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引得游客纷纷驻足。

“梓山潭头,吃苦两头;晴三天,挑烂肩头;雨三天,水进灶头。”以前的潭头村基础设施薄弱,且长期处于贫困状态,大多数村民过着吃不饱穿不暖的日子。通过快速发展,2017年,潭头村实现整村脱贫。但是,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起点。

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引领下·红色足迹篇丨江西于都:以不渝初心走好新长征路

这是江西省于都县梓山镇潭头村航拍一景(4月7日 无人机拍摄)。新华社记者 彭昭之 摄

“我们牢记总书记的嘱托,要把乡村振兴起来,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好。”潭头村党支部书记刘连云说。2019年7月,潭头村成立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村民们纷纷加入,一同发展“富硒食堂”、民宿与红色研学旅游项目。目前,潭头村已有149户村民入股发展“富硒食堂”,17户村民办起了民宿。

2019年,村民孙观发将家中原本空着的4间房重新装修,按照同时能容纳9人住宿的规模,置办了床、空调、热水器等,办起了民宿。今年春节期间,潭头村日游客量达上万人次,最高峰达4万人,孙观发家的民宿几乎天天爆满。

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引领下·红色足迹篇丨江西于都:以不渝初心走好新长征路

于都县梓山镇潭头村村民孙观发正在自家的民宿内打扫卫生(4月7日摄)。新华社记者 彭昭之 摄

记者见到73岁的孙观发时,他正为到来的游客倒上热茶,热情地描述着潭头村近年来的大变化。空闲时,孙观发向记者细数起去年可观的收入,他说:“入股分红、民宿收入、儿子外出务工……一共算下来有22万多元,真是一年比一年好。”

在孙观发的日记本上,写着这样一句话:“越奋斗,越幸福,生活越来越好”。(记者邬慧颖)

责任编辑:赵睿

相关阅读
最新专题要闻 频道推荐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盛世莲开】习言道|澳门是伟大祖国的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一周热点新闻
下载海湃客户端
关注海峡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