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专题地图>专题要闻
分享

距离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河田镇露湖村几公里外的珞公山上,成千上万只河田鸡正在养鸡场内“追逐”。这里光照充足、郁郁葱葱,为河田鸡养殖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

8月26日至29日,由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指导的“而今迈步从头越——长征路上学党史”网上主题宣传福建线活动采访调研团走进长汀县,探寻“一只鸡”的前世今生。

长汀县秀绿农牧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秀绿农牧”)的创始人兰秀,养鸡近40年,她的公司拥有500多亩天然草场和800多亩山林地,建有孵化车间500平方米、鸡舍12栋,其中包括全自动标准化鸡舍2栋。

河田鸡。人民网 李唯一摄

河田鸡。人民网 李唯一摄

2006年,看到养鸡场内深受水土流失困扰的土地,兰秀“自掏腰包”,充分利用空地改良土壤、种植林草。“我花了万把块钱在种树上,那时候周围人都不理解,今天看来,有了好的生态环境,养出来的河田鸡才会更健康、更好吃。”

青山不负有心人。生态变美了,河田鸡也长得更壮了、卖得更好了。兰秀说:“我们一年最多卖出过50多万只鸡,产值达5000万元,开心着哩!”

在兰秀的带动下,秀绿农牧新增加盟农场30多户,间接带动周边200余户农户参与河田鸡养殖,户均增收5万元。

“一只鸡”的蜕变史,见证生态环境变成“真金白银”,“百姓富”和“生态美”实现有机统一。

河田镇养鸡场。人民网 李唯一摄

河田镇养鸡场。人民网 李唯一摄

难以想象,这片孕育财富的“绿水青山”,曾是“浊水荒山”。

据1985年卫星遥感普查,长汀水土流失面积达146.2万亩,接近全县国土面积的三分之一,是我国南方红壤区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县城之一。

面对严峻的生态环境形势,当地开创性实施水土流失治理和生态文明建设,将昔日“火焰山”变为“花果山”,总结出行之有效的“长汀经验”。2021年10月,《长汀县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实践》入选联合国生态修复典型案例。

如今的长汀景色怡人。人民网 李唯一摄

如今的长汀景色怡人。人民网 李唯一摄

水土流失治理的推进,让生态农业得以建设和发展。

结合水土流失治理成果,长汀大力发展河田鸡养殖、铁皮石斛种植等生态富民绿色产业,走“产业发展生态化、生态建设产业化”之路。“长汀还于去年年底完成全国首单水土保持项目碳汇交易,通过碳汇交易的形式将‘绿水青山’转换为‘金山银山’,探索创新生态价值实现机制。”长汀县水土保持中心主任岳辉介绍。

为更好服务河田鸡这一特色优势主导产业,长汀县还建设了集河田鸡产业文化产品展示、大数据平台展示、人才培训、电商直播、办公服务为一体的河田鸡产业发展中心,总面积1114.55平方米,推动河田鸡产业高质量发展。2023年河田鸡年出栏量突破1650万羽,实现产值33亿元。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从荒山连片到山河披绿,一代又一代人的接续奋斗,惠及了子孙后代。“手握”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等多个“头衔”的龙岩市,森林覆盖率已连续45年位居福建省第一,达79.21%。

责任编辑:赵睿

最新专题要闻 频道推荐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文明7》七大文明新细节 埃及希腊玛雅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一周热点新闻
下载海湃客户端
关注海峡网微信